谢经荣: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 走好乡村振兴大棋

编辑:民盟焦作 发布于:2023-11-30
集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

走好乡村振兴大棋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民盟中央副主席 谢经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乡村振兴的序幕。在后来的工作和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丰富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和路径。在2017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2018年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五个振兴”,阐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2018年9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2021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框架。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构建了乡村振兴的法律基础。至此,乡村振兴的理念、政策、法律和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我们走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乡村振兴,就不能说民族复兴,这同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密相连。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三农”是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的保障,但目前农村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工作中的难点,“长期失血”已使农村很虚弱,这包括生活、生产、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所以,必须调动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一是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国城乡关系走过一段复杂路径:有过利用“剪刀差”使农业支持工业发展、促进国家财富积累的阶段,有利用地价差支持城市发展的阶段,过去也提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做到这些,就要保证城乡地位相同、政策一致,形成城乡共建共享、一体发展。目前要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更重要的是把乡村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增强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二是要处理好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促进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有机衔接。由于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在未来城市化大发展以后,也不可能照搬欧美大农场的生产方式,将仍然是以小农户为主的生产方式。怎么把千千万万的小农户带到市场,而又持续发展,是难题,也是保证粮食安全、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首先,在观念上,我们不能嫌弃小农户,而要保护小农户。要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小农户生产经营水平,拓宽小农户增收渠道。其次,要建立现代农业企业同小农户稳定平等的联结机制,优势互补,以大带小,共同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致富。第三,要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与联合,支持小农户联合开展生产,共享市场资源,实现互补互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资源、整合资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引领带动小农户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
三是要处理好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发挥优势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是总目标、根本;人才振兴是重要支撑,是短板;生态振兴是基础;组织振兴是保障;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目前的弱项。当前,大家很重视产业、组织、人才,很重视基础建设、硬件的建设,但对软的文化建设比较容易忽视。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我们的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我们的社会是农村社会发展而来的,我们的祖先建立起了灿烂的农业和乡村文明,这些文明渗透到我们的文字、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建筑和村庄布局等方方面面。当前,民盟正在准备开展民盟“乡愁工程”,就是以记录乡村历史和文化、编写村志、展示村俗等方式,留存乡愁记忆,守护乡村文化根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化。我们希望能够汇集全盟的智慧和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更多的情感营养和文化滋养。
四是处理好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关系,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产是乡村建设的基础,但粗放型的农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系统破坏性仍然很强,尤其是部分地区农药化肥超量使用、秸秆焚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空气、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要加大力气发展绿色循环的生态农业,引导农民规范使用有机肥和绿色农药,利用科技手段监测生产环境、把控生产流程,创新工作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投入减量、绿色替代、循环利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农业农村绿色高效发展。同时也要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引导乡村风貌建设,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注重发掘各村不同的生态、人文等特色,通过生态修复、改良和保护等措施,使乡村重现优美景观。

(来源:民盟中央)

地址:焦作市解放区 | 邮编:450000 | 邮箱:mmjzswh@163.com | 电话:0391-3590459

中国民主同盟焦作市委员会 | 豫ICP备14018319号新闻报送入口